陜西警官職業學院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0)
2019-2020學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公安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轉型、提質、創本”的思路,堅持“政治建院、政治育警”,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提升行業服務能力,人才培養質量有了新的提高, 辦學治校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一、辦學條件
(一)學院概況
陜西警官職業學院是陜西省人民政府舉辦、教育部備案、陜西省公安廳主管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院主要實施公安類高職學歷教育,同時承擔公安、司法機關人民警察培訓任務。
學院設有五系四部一館一中心等11個教學及輔助機構。建成了以公安類專業為主的專業體系,2020年設置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刑事偵查、信息網絡安全監察、法律事務、法律文秘、司法警務等8個專業。本學年在校學生5317人。
(二)基本辦學條件
學院固定資產總值62088.31萬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累計3738.29萬元,其中當年新增教學、科研設備值986.51萬元。學院新增校園占地面積65938.18平方米,三個校區占地面積達到362581.81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68.19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76452.39平方米,生均教學科研及行政用房14.38平方米。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達到48.6萬冊,電子圖書37.7萬冊。2020年新增紙質圖書88604冊,生均年遞增量達到了16.7冊。
表1 學院基本辦學條件指標
基本辦學條件指標 |
合格值 |
2020年 |
2019年 |
生師比 |
18 |
19.26 |
17.1 |
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 |
15 |
69.17 |
63.22 |
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平方米/生) |
9 |
14.38 |
18.5 |
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元/生) |
3000 |
7030.83 |
7258.65 |
生均圖書(冊/生) |
80 |
91.40 |
90 |
典型案例1:學院全面塑造警院文化形象,不斷提升館內文化內涵,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圖書館精心打造了藏書6千余冊的“警院書吧”,制作了圖書館警文化長廊,建成了容納15萬冊圖書的密集書庫,吸引了更多師生讀者走進圖書館,“知書育人”效果顯著提升。


升級改造后的圖書館一角
(三)辦學經費
2019年度學院財務收入計31544.12萬元(如圖1)。其中:結轉2018年度按權責發生制財政安排的浐灞校區建設資金21881萬元;財政經常性補助收入5901.30萬元;學費收入3608.46萬元;其他收入總額153.36萬元。學院財務支出總計29336.99萬元(如圖2)。按經濟分類科目劃分支出,其中:工資福利支出5808.38萬元;商品服務支出3821.13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1016.34萬元;其他資本性支出18691.14萬元(包括基本建設、教學設備購置和國內債務還本等支出)。

圖表1 2017-2019年收入柱形圖

圖表2 2017-2019年支出柱形圖
二、學生發展
(一)招生情況
2020年計劃招生2100人。生源來自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省內計劃1864人,省外計劃236人。實際報到率為92.5%。綜合評價分類招生共錄取新生161人,實際報到154人,實際報到率為95.6%。
表2 學院近三年招生總體情況表
年份 |
招生 計劃 |
實際 錄取 |
實際 報到 |
報到率 |
省內 計劃 |
省內 錄取 |
省內 報到 |
省外 計劃 |
省外 錄取 |
省外 報到 |
2018年 |
2000 |
1553 |
1357 |
87% |
1784 |
1231 |
1089 |
216 |
322 |
268 |
2019年 |
2000 |
1419 |
1254 |
88.4% |
1784 |
1175 |
1056 |
216 |
244 |
198 |
2020年 |
2100 |
1880 |
1739 |
92.5% |
1864 |
1479 |
1400 |
236 |
401 |
339 |
2020年省內提前批文史類錄取最高分514分,較去年提高3分;理工類錄取最高分515分,較去年提高18分。省內高職批文史類錄取最高分465分,較去年降低20分;理工類錄取最高分401分,較去年降低37分。達到二本分數線以上的學生415人,較去年增加239人。2020年公安專業共錄取考生466人,計劃完成率為100%。生源質量進一步提高,其中超過二本分數線考生257人,占比55.2%。
表3 學院近三年錄取總體情況表
年份 |
批次 |
控制線 |
文史類 |
理工類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2018 |
提前批 |
文史160,理工160 |
495 |
165 |
393 |
444 |
175 |
337 |
高職批 |
文史160,理工160 |
478 |
169 |
309.5 |
417 |
163 |
269.4 |
2019 |
提前批 |
文史150,理工150 |
511 |
185 |
376.5 |
497 |
160 |
339.2 |
高職批 |
文史150,理工150 |
485 |
152 |
340.7 |
438 |
151 |
287.7 |
2020 |
提前批 |
文史160,理工160 |
514 |
241 |
396.9 |
515 |
297 |
368.5 |
高職批 |
文史160,理工160 |
465 |
160 |
329.8 |
401 |
161 |
276.5 |

學院2020級新生報到 學院領導慰問迎新工作人員、學生以及家長
(二)服務國家戰略落實高職擴招任務
為響應國家號召,貫徹落實《教育部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和《陜西省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我院根據陜西地區公安行業需求,面向輔警、退役軍人等招生,將擴招計劃由原來的600人增加至5200人,超額完成了擴招專項任務。2019級高職擴招學生目前在籍人數1247人,2019年預留生源3382人。
(三)就業情況
2020屆共有畢業生1535人,其中公安專業252人,非公安專業1283人。截至2020年9月學生就業1140人,初次就業率為74.27%。受疫情影響,初次就業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2020年1月,我院公安專業應屆畢業生252人全部參加了公安機關面向公安院校公安專業畢業生統一招錄人民警察考試,其中176人被錄用為人民警察,錄取率為69.84%,較上年增長8.73個百分點。已就業畢業生在平均薪資水平方面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用人單位滿意度為92.5%,較去年略有上升。
按畢業生就業去向統計,我院2020屆畢業生留在當地的就業人數為1030人;到中小微企業等基層服務的人數為312人;到500強企業就業的人數為4人。按就業單位性質統計,我院2020屆畢業生在機關就業的人數為433人,在各類事業單位就業的人數為22人,在各類企業就業的人數為323人,專升本錄取人數322人,應征入伍27人,西部計劃2人。

圖表3 2020屆畢業生就業地區分布及就業單位性質圖
采取多項措施穩定就業。一是線上線下并舉,通過網絡、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發布招聘信息80余條,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二是鼓勵學生參加專升本考試和應征入伍。2020屆畢業生共453人報考,322人被錄取,畢業生專升本升學率為21%;2020屆畢業生共27人應征入伍。人數均為近年來最高。三是繼續完善就業幫扶機制,針對困難群體共申請就業創業補貼26.2萬元,比去年增長近一倍。截止9月30日,178名“建檔立卡”畢業生就業150人,就業率為84.27%。
(四)學生管理
強化理論學習與制度引領,系統化開展主題教育和實踐教育活動。組織學生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4月來陜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等,突出公安院校“政治育警”特色。
一是學院通過開展“誠實守信,勇于擔當”主題教育,組織學生觀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直播,開展“國旗下的演講”、國慶祭英烈、著裝儀式、參加安保執勤、實地慰問殘疾孤兒、走基層送溫暖、陽光護航心理健康教育季等主題活動,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強化學生的誠信意識,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嚴格警務化管理。制定《陜西警官職業學院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管理工作方案》,做到防疫管理兩不誤。實施輔導員助理、學生教官、學生督察隊協助開展警務化管理工作。三是組織開展“創先爭優”等學風建設主題教育活動狠抓學風建設。指導學生做好個人發展規劃,鼓勵學生個人和學生集體自主申報創建先進集體、爭當優秀標兵,引導學生弘揚積極向上的學風和校風。
觀看烈士紀念日直播 學生督察隊執勤檢查
(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根據學院《“鑄警魂”育人工程實施綱要》《目標引領圖》《路線規劃圖》,2019-2020學年,重點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公安工作會議講話精神、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培養勝任公安一線和基層法治工作的實戰型警務人才而實施“鑄警魂”育人工程,切實抓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將思政課和“鑄警魂”育人工程有機融合。思政課內容增加宣講黨的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國“兩會”、全省“兩會”和全國教育大會、全國公安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講話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紀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等。利用黨團活動日、主題班會、思政課及形勢與政策和各種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等形式宣傳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時事政治,結合抗擊疫情涌現的感人事跡和英雄人物,講英雄故事、暢談個人感想。
二是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學院人才培養大講堂三分之一活動確定為與實施“鑄警魂”育人工程有關的內容;通過“傳承紅色基因、鑄就忠誠警魂”黨日活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警察職業素質和警察意識。
三是堅持知信行合一,強化實踐教育。發揮西安事變紀念館、延安陜甘寧邊區政府保衛處、汪勇工作室、合陽縣公安局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地的優勢和功能,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組織學警支援公安實戰,增強學生對警察職業的認同感;深入分局、派出所開展“師生進警營,共鑄警魂”活動等。
“鑄警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開展看望慰問公安英烈子女活動
典型案例2:警院學子勇擔當 全家抗疫上戰場
我院治安系公共安全管理專業2019級學生高展鵬寒假在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魚斗路派出所實習,多次向領導請戰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一線去工作,與其他民警并肩戰斗,沖鋒陷陣。他多次參與轄區人員調查核實工作,兩次出警控制并處置因發燒而情緒激動的疑似發病患者。他與擔任巡特警大隊中隊長的父親、擔任社區書記兼主任的母親一起戰斗在疫情防控前線,攜手出征,形成了一道靚麗的全家齊上陣的抗疫風景線。

最美“逆行家庭”:全家抗疫上戰場 高展鵬同學和民警在轄區排查過路行人
典型案例3:我院學生李杭堅持獻血帶動全院其他學生參與
我院社會管理系司法警務專業2017級學生李杭從18歲成人禮之后堅持獻血,已捐獻全血12000ml,血小板34個治療量,共計7600ml。在他的帶動下,我院學生獻血累計916人次,獻血276800ml,捐獻血小板46人次,加入中華骨髓庫6人,簽訂遺體器官捐獻登記3人。
(六)素質教育
學院制定了《校內勞動教育活動工作方案》,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積極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將美育工作經費納入學院經費預算,每年按照生均5元的標準下撥美育專項經費,專項用于美育教育,保障美育工作的開展。學院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宣傳處、圖書館、學生處、團委、思政部、基礎部、警體部等有關部門通過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周、憲法文化周、校園文化藝術節、讀書月、心理健康教育季、人文學堂、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校園文化活動,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表4 2019-2020學年開展的部分素質教育活動
序號 |
系列活動 |
內 容 |
時間 |
1 |
“人文學堂”系列活動 |
《論語》中庸之道 |
2019.11.06 |
2 |
中國古代法家思想概略 |
2019.12.11 |
3 |
人文陜西 |
2020.05.27 |
4 |
警院師生抗疫故事分享會 |
2020.06.10 |
5 |
《The History of English》 |
2020.06.18 |
6 |
“我們的節日·端午”特別活動 |
2020.06.24 |
7 |
第十七屆校園文化藝術節 系類活動 |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 |
2019.09 |
8 |
“我與祖國共奮進”微文比賽 |
2019.11-12 |
9 |
第二屆“陜警青年說”演講比賽 |
10 |
第二屆“警盾杯”攝影比賽 |
11 |
第一屆“警盾杯”主持人比賽 |
12 |
第二屆“警歌嘹亮”合唱比賽 |
13 |
第六屆“憲法文化周”系列活動 |
舉辦“翰墨警魂”書法展 |
2019.12 |
14 |
開展系列宣傳活動 |
15 |
舉辦憲法趣味知識競賽 |
16 |
舉辦“青春向憲法致敬”學憲法、講憲法比賽 |
17 |
學院第九屆讀書月系列活動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征文 |
2020.04-05 |
18 |
“新思想,新理念”學習心得評選活動 |
19 |
“尋足跡,傳精神”——紅色經典閱讀主題書展 |
20 |
“同聲悅讀”——線上誦讀活動 |
21 |
與名師相約——每天30分鐘名師講座 |
22 |
答題戰“疫”——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競賽 |
23 |
“讀者之星”評選活動 |
24 |
“您薦書,我買單”——圖書薦購活動 |
25 |
第五屆國家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動 |
線上法制宣傳 |
2020.04 |
26 |
線上征文活動 |
27 |
線上專題講座 |
28 |
線上演講比賽 |
29 |
收看視聽資料 |
30 |
“走出宿舍、走下網絡、走入操場”活動 |
五人制足球比賽 |
2020.04-06 |
31 |
學院乒乒球比賽 |
32 |
周末籃球比賽 |
33 |
拔河比賽 |
34 |
2020 年“三走”活動 |
35 |
“我與藍天共呼吸”奔跑活動 |
36 |
其他學生活動 |
學院學生第五屆籃球聯賽 |
2019.09 |
37 |
2020中華經典詩文朗誦大賽 |
2020.06 |
38 |
學院慶祝建國七十周年書畫大賽暨書畫展 |
2019.10 |
39 |
學生首屆警務技能大賽 |
2019.10 |
40 |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 |
2019.10 |
41 |
“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主題教育活動 |
2019.10 |
42 |
大學生廉潔教育專題活動 |
2019.12 |
43 |
第五屆“陽光護航”心理育人宣傳季實踐活動 |
2020.03-06 |
44 |
“禁毒宣傳進校園”活動 |
2020.06 |
45 |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
2020.07-08 |

“忠誠鑄警魂·暢想新時代”—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音樂會

笙韻藝術協會活動 丹青書畫社 鼓韻社
第五屆籃球聯賽 “人文學堂”活動
(七)創新創業教育
學院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定期舉辦講座培訓等活動。學院舉辦了2020年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組織209名學生參加了職教賽道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的比賽,參賽學生數占在校生數的5.13%。推薦4個項目參加2019年“創意MORE”陜西省首屆大學生短視頻大賽。

學院舉辦2020年“互聯網+”大賽校賽 我院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
(八)資助情況
積極落實國家資助政策。2019-2020學年發放國家獎學金8.8萬元,國家勵志獎學金75.5萬元,國家助學金517.58萬元,建檔立卡補助資金82.72萬元,學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國家資助160.19萬元,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389.645萬元,資助金額共計1234.435萬余元。積極開展資助育人工作,通過學生申請安排258人次的困難學生參加院內勤工助學工作,對學院376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進行學業、就業、心理、交友等全方位“一對一”精準幫扶。
表5 2019-2020學年學生資助情況
序號 |
項目 |
人數 |
金額(萬元) |
1 |
國家獎學金 |
11人 |
8.8 |
2 |
國家勵志獎學金 |
151人 |
75.5 |
3 |
國家助學金 |
3322人次 |
517.58 |
4 |
建檔立卡補助資金 |
752人次 |
82.72 |
5 |
學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國家資助 |
139人 |
160.19 |
6 |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
541人 |
389.645 |
共計 |
4916人次 |
1234.435 |

2019年資助主題征文表彰會 2019年資助育人工作表彰會
三、教學改革
(一)專業建設
學院以應用型公安院校為發展目標,主動服務公安行業需求,不斷加快轉型發展步伐。2020年學院開設專業均為公安與司法大類專業,其中包括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刑事偵查、信息網絡安全監察等5個公安專業,法律事務、法律文秘、司法警務等3個非公安專業。撤銷了會計、心理咨詢、公共事務管理等3個專業。專業結構更符合學院辦學定位,專業特色和辦學優勢更加凸顯。
2019年11月,我院參與建設的國家職業教育刑事執行專業教學資源庫順利通過教育部驗收,完成了《獄政管理》《罪犯教育》和《社區矯正》等課程的建設任務。學院5500余名學生在該專業教學資源庫網站注冊學習。2019年12月,我院刑事執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治安管理、刑事執行等2個“一流專業”培育項目均按照建設方案持續推進項目建設,完成了年度建設任務。2019-2020學年,學院共投入860余萬元建成了14個專業實驗實訓室(場)。其中投資570余萬元建成了的模擬和實彈相結合的射擊訓練場,較大地改善了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為提高學歷教育和培訓教育辦學水平提供了支撐。
表6 2019-2020學年建設完成的實驗實訓室(場)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面積(M2) |
費用(萬) |
建成時間 |
1 |
法律診所實訓室 |
144 |
59.8 |
2019.09 |
2 |
法律綜合實訓室 |
3 |
文秘綜合訓練實訓室 |
4 |
社區矯正實訓室 |
5 |
文書與檔案管理實訓室 |
6 |
糾紛調解實訓室 |
7 |
工痕實驗室 |
72 |
187.3 |
2019.09 |
8 |
特殊痕跡檢驗實驗室 |
72 |
2019.09 |
9 |
足跡檢驗實驗室 |
72 |
2019.09 |
10 |
指紋檢驗實驗室 |
72 |
2019.09 |
11 |
系統分析實驗室 |
72 |
2019.09 |
12 |
公安信息網計算機實訓室 |
72 |
41.7 |
2020.05 |
13 |
模擬影像電子靶場 |
2802 |
155 |
2020.06 |
14 |
射擊訓練場 |
418.9 |
2020.09 |
模擬影像電子靶場 射擊訓練場
(二)教師隊伍建設
學院不斷完善師資隊伍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強化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2020年8月,學院教職工共359人,其中專任教師253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8人,副教授81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9.13%。
一是進一步完善師德考核、師德先進評選等制度。舉辦青年教師專題網絡培訓班、師德專題網絡培訓班等,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水平。學院思政部被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委員會、省教育廳命名為2020年高教系統師德建設示范團隊。基礎部黨支部被確定為第二批陜西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二是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和支持力度。修訂《高層次人才引進暫行辦法》等,面向全國公安院校積極引進人才,引進博士、公安業務骨干各1名。進一步優化教師專業結構,鼓勵中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加大公安專業教師招聘力度,招聘教師9名。
三是做好教師培養培訓工作。召開學院青年教師座談會。組織120余名教師參加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等培訓。開展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警務技能大練兵等活動。評選出3名院級教學名師。新增“雙師型”教師1人,4人被公示為公安部部級培訓教官,8人被省委政法委員會、省公安廳治安局聘任為特約研究員,19人被公示為省公安廳全警實戰大練兵專家人才庫專家。
四是充分發揮兼職教官、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的作用。本學年中共新增兼職教官、客座教授、特聘教授50余人。43名行業實務專家擔任了學院各專業建設委員會負責人或委員,參與學院人才培養工作和培訓教育工作。

思政部被命名為高教系統師德建設示范團隊 學院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
典型案例4:學院開展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活動
2020年7月,歷時2個多月的學院2020年教師教學能力比賽、教師微課教學比賽落下帷幕。這兩項比賽是學院2020年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系部初賽、網絡評審和現場點評等三個階段。在初賽階段,各系部制定了比賽實施方案,積極動員教師參與。經過選拔后共推薦10個作品參加院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決賽、16項作品參加院級微課教學比賽決賽。經過組織比賽,進一步提升了我院教師的教學技能,達到了預期目的。

學院開展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活動
(三)課堂教學改革
推進實戰化教學改革。積極打通課堂與實戰“最后一公里”,以學生為中心,按照“教學練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鼓勵教師開展雙師教學、協作教學、現場教學,將實戰真實案例引入課堂,促進專業教學與警務實戰的有效銜接。
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工作,學院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對線上教學工作進行安排部署。2020年上半年開設的89門課程實現線上授課全覆蓋,在線開課率100%。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采取“教學平臺+直播軟件”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為保證線上授課質量、方便學生在家學習,學院為2018、2019級2500余名學生免費了郵寄教材。
持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按照“課堂革命陜西行動”的相關要求,不斷強化教師教學質量意識,鼓勵教師不斷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創新。組織教師觀摩2019年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等,推薦6名教師參加省級復賽。制訂了學院《關于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度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增強課堂思政課程吸引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典型案例5:為了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現場勘查》《治安案件查處》等課程團隊打破傳統的講授順序,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學院優慕課平臺、騰訊課堂、云班課等多種方式開展直播教學、進行實時測試、與同學們進行線上的討論交流等。教師團隊開展協作備課,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特長,提升了課程教學內容的深度及廣度;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

《治安案件查處》課程組教師在線授課中
(四)課程建設
按照合格課程、優秀課程、在線精品課程分類分層次持續推進課程建設。2020年新立項建設7門院級優秀課程、6門院級在線精品課程。對2018、2019年已立項的20門課程建設項目進行了結項驗收。《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被認定為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學院黨委制定了《陜西警官職業學院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學院制定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提升建設方案》,投入近10萬元對該門課程進行建設和打磨。持續推進網絡課程建設,教師運用優慕課在線教育平臺、云班課等開展教學逐漸常態化。2019-2020學年,建成并開展教學、學習、提交作業的課程共217門,線上課程課均學生數為598人。課程建設效果顯著提升。
(五)校局合作
建立“協作共建、合作育警”機制,積極推動省公安廳出臺《關于建立健全校局合作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一是與全省10個市以及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等省廳直屬公安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新增12個實踐教學基地。努力構建“相互融合、合作發展、雙向介入、雙向交流”的長效機制,實現校局雙方全方位深度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二是建立學院領導對口協作包聯包抓各地市公安局、省公安廳各警種的工作機制,圍繞基地建設、合作育人、學警增援實戰、招生就業、培訓教育、教師實踐鍛煉、課題研究等協作事項,持續推進人才培養與公安實戰的融合發展。三是各專業與省廳相關警種“結對子”,先后與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治安局、法制總隊、網安總隊等多個警種洽談落實聘任兼職教官、教師實踐鍛煉、學生實習、共建信息化應用實驗室等,基本實現了資源共享、人才共育。

各地市公安局在學院設立教育訓練基地 學院領導赴省廳交通管理局開展合作交流

學院與西安市公安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我院師生參加省公安廳建模大賽專家論證會
典型案例6:學院與省公安廳共建的信息化應用實驗室正式成立
2020年1月16日,陜西省公安廳信息化應用實驗室、陜西警官職業學院信息化應用實驗室在我院正式成立,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楊尚偉和學院黨委書記喬曉陸為實驗室成立揭牌。實驗室主任由省公安廳科技工作顧問支錄奎擔任。實驗室按照省公安廳和學院黨委要求,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基層公安工作,為陜西公安信息化建設提供動力支持。2020年,“基于手機卡與身份證件的研究”專利分許可合同價款總額達5330萬元,已到賬專利許可費330萬元。

楊尚偉副廳長和喬曉陸書記為兩個實驗室揭牌并召開座談會
(六)實踐教學
按照“教學練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要求,組織學生開展實習。做好實習學生安全教育培訓,投入3萬余元為2018級1291名實習學生統一購買了實習責任保險。2020年1-2月,共有648名學生在基層公安機關進行認識實習、跟崗實習,其中90%奮戰在基層公安實戰一線。我院實習學生以過硬的政治素質、良好的精神風貌、扎實的專業素養受到實戰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堅持實戰標準,推進實戰化教學。牢固樹立融入公安服務實戰、“實戰有所需,教學有所應”的理念,持續提升教師實戰化教學能力。立足公安實戰與公安隊伍建設需求,更新課程內容,強化實踐教學,不斷提高學生警務實戰技能。

學生在延安市公安局寶塔分局實習 學生在西安市高陵分局崇黃派出所實習
(七)技能大賽
積極實施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堅持舉辦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微課教學比賽等,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實戰化教學水平。實施以賽促學、以賽促訓,定期舉辦學生專業技能競賽,不斷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技能。2019年10月,學院舉辦首屆學生警務技能大賽;各專業每年舉辦現場勘查、速錄技能等專業技能競賽。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實戰化技能比賽。積極調研、備戰全國公安院校教學技能大賽教師和學生賽項,為師生掌握實戰化技能、深入公安一線學習提供了平臺。
表7 2019-2020學年教師、學生參加院外比賽部分獲獎情況
序號 |
教師參加的部分比賽 |
獎項 |
參賽選手 |
時間 |
1 |
2019年陜西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 |
三等獎 |
吳萌、肖聰閣、 陳宗陽、李菊英 |
2019.09 |
2 |
三等獎 |
仲晴晴、胡啟偉、王劍霞、張榮靖 |
3 |
三等獎 |
劉昆麗、孫倩、韋小虹 |
4 |
2019年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 |
二等獎 |
胡桂戎 |
2019.11 |
5 |
二等獎 |
房悅 |
6 |
三等獎 |
段朝暉 |
7 |
三等獎 |
金玥 |
8 |
優秀獎 |
林麗 |
9 |
優秀獎 |
韋小虹 |
序號 |
學生參加的部分比賽 |
獎項 |
參賽選手 |
時間 |
1 |
2019年全國U18射擊錦標賽(步手槍項目) |
第三名 |
楊玉雯、任嘉懿、付聰穎 |
2019.10 |
2 |
第一屆”長安杯”電子數據取證競賽 |
二等獎 |
張清藩、高子明、于逸騰 |
2019.10 |
3 |
優秀獎 |
師浩、馬騰偉、于吉浩 |
4 |
2019“‘外研社?國才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挑戰賽”復賽寫作賽 |
一等獎 |
高家琪 |
2019.10 |
5 |
二等獎 |
郭雋 |
6 |
2019“‘外研社?國才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挑戰賽”復賽演講賽 |
三等獎 |
陳浩 |
2019.10 |
7 |
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陜西賽區比賽中獲獎紅旅賽道 |
銅獎 |
王淼、郝雨辰、 金子璇 |
2019.10 |
8 |
銅獎 |
代智強、段佳豪、王嘉璐、郭濤、朱停停 |
9 |
中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陜西賽區) |
高職組冠軍 |
團隊 |
2019.10 |
10 |
第五屆“美亞杯”中國電子數據取證大賽團賽 |
三等獎 |
團隊 |
2019.11 |
11 |
第二十二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陜西賽區) |
高職組冠軍 |
團隊 |
2019.12 |
12 |
第二十二屆中國大學生籃球三級聯賽全國總決賽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團隊 |
2020.08 |
13 |
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 |
優秀獎 |
羅怡娜 |
2020.04 |
教師參加課堂教學創新大賽 學生參加專業技能比賽

學生參加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學生參加中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獲獎
(八)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
根據陜西省教育廳關于高職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復核工作安排,2019年11月25-28日,陜西省教育廳診改復核專家組對我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進行了現場復核。專家組反饋意見認為我院診改工作順利推進,完成了目標鏈、標準鏈打造,五個層面建立并開始運行“8字形質量改進螺旋”,建立了考核激勵機制,信息化建設完成了頂層設計并逐步推進,初步建立了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及運行機制,師生員工獲得感強、滿意度高,診改成效初顯。2019年12月,根據公布的診改復核結論,我院診改復核工作為有效。
根據省教育廳專家組的反饋意見,學院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落實專家組反饋意見。學院制定了《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復核工作整改方案》,從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5個層面繼續推進下一步的診改工作。2020年7月,我院《治安案件查處》課程診改案例、智能信息化平臺建設案例入選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案例匯編。
學院信息化教學條件和教師信息化教學素養有了新的提高。學院投入80余萬元建成了一站式辦事服務大廳及校情分析與診斷平臺,基本實現了各業務系統與校本數據中心之間數據交換和共享,初步形成教學管理、師生發展、診改決策等三大體系。逐步消除了信息孤島,完善了數據的互聯互通。開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信息系統等級測評工作,進一步保障信息化平臺安全運行。

學院舉行診改工作匯報會

學院信息化平臺頂層設計
四、政策保障
(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陜西省委關于加強新時代公安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快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創建步伐。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在編制、機構、人才、經費、規劃等方面的支持,推動學院特色辦學和高質量發展。充分利用獨立學院轉設的機遇,推動與獨立學院合并專設,實現“創本”目標。學院“創本”工作被列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建議、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和十三屆省人大三次會議建議,也是陜西公安工作實現“三年三步走”目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的重點任務。2020年1-8月,學院先后召開22次創建本科公安院校工作推進會,全力推動“創本”工作。目前,各項創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二)認真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的招錄政策。2020年公安專業招生466人,畢業生入警比例提高至70%。積極與省公安廳、省公務員局溝通,在實施上進一步完善細化政策,充分發揮公安專業招生與公安機關招警的聯動機制的作用。3個公安專業文理兼收,非公安專業增加了3個招生省(直轄市)。
(三)推進現代大學制度規范運行,不斷完善內部治理體系。學院黨委把以《章程》為核心的“一章八制”建設作為完善頂層設計、優化治理結構、推動全面綜合改革、加快轉型發展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圍繞創建本科公安院校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全面開展規章制度的“廢、改、立”工作,持續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一章八制”制度框架與體系。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共新修訂、制定50個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內部治理體系。
五、對外合作
在省公安廳的支持指導下,2020年5月,學院印發了《國際合作交流發展規劃(2020—2023年)》,樹立國際合作交流的辦學理念。結合陜西公安教育實際,著力打造好優勢學科、信息聯通、外警培訓、平臺交流、外專引智等“五大工程”,為深化學院國際合作交流積累經驗,爭取推動學院國際合作交流工作取得突破進展,更好的服務陜西公安工作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六、服務貢獻
(一)積極參與抗擊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按照中省和公安系統、教育系統疫情防控的各項部署要求切實抓好聯防聯控。學院通過校園網、微博、微信等及時發布了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致全體師生的公開信,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職責,強化防控措施和工作要求。及時開通了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和網絡服務。堅持做好摸排、“日報告”,嚴格執行門禁、體溫監測和消毒殺菌等基本措施。2020年2月27日,學院開展黨員干部為疫情捐款獻愛心活動,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各黨總支、支部積極響應。全院黨員干部共捐款105250元,其中年過八旬的離休干部趙長萌一人捐款30000元。按照“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自2020年2月24日起開展新學期線上教學活動,確保該學期所有課程全部線上開課。5月18日學生分批返校后,學院各項工作均有序開展。

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致全體同學的一封信 思政課教師左娟霞向學院捐贈防疫物資
典型案例7:不忘初心,我們共同戰“疫”到底
2020年2月,學院實驗實訓中心教師李哲奇毅然拿出2萬余元購買500副醫用護目鏡,通過郵寄方式捐贈給西安唐都醫院、大興醫院和慶華醫院等三家醫院。學院思政部教師左娟霞自費從國內外采購1200余件口罩、一次性手套、防護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捐給了學院。他們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公安院校教師的忠誠使命和責任擔當。
在新冠疫情形勢嚴峻時,我院學警堅守在抗疫一線,跟隨公安民警夜以繼日完成疫情處置各項工作,每日摸排走訪、核查線索、落地查控、執勤巡邏,為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做出重要貢獻,10余名學警受到實習單位的表揚和今日頭條的報道推送。
我院學子堅守在抗疫一線

學生的請戰書

學生在抗疫期間受到實習單位表揚
(二)開展行業培訓
學院堅持育訓并舉,積極履行培訓教育職能開展公安業務培訓。2019年9月學院建筑面積2.8萬余平方米、有420多張床位的培訓中心正式啟用后,學院培訓教學條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為全省公安系統乃至政法系統培訓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學院先后承辦各類培訓43個期班,培訓學員4400多人次。其中包括全省公安機關領導干部政治輪訓班、全省公安機關入警訓練班、省廳各警種及地市公安民警培訓班等政法系統干警培訓34個期班。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與上一學年相比培訓期班數、培訓人數均增長了1倍,培訓教育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全省公安機關領導干部政治輪訓班 全省新聞宣傳民警實戰大練兵培訓班

陜西省檢察機關2020年司法警察培訓班 西安海關緝私局警務實戰培訓班
(三)服務“脫貧攻堅”
認真落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扶貧辦“雙百工程”要求,持續做好結對幫扶韓城市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學院與韓城市司法局共建了法治村(社區)建設產學研示范基地,確定2個社區(行政村)為示范點。充分發揮學院師資優勢,組織教師開展社區法律服務。結合韓城市有關部門推進法治建設工作需求,聚焦提升執法規范化和社區法制服務等領域,安排多名教授先后在韓城市舉辦了干部社區矯正法律培訓、干部行政執法培訓、人民調解法律培訓、為提升基層法治治理發揮了積極作用。積極采購韓城市優質農產品供應學院食堂。自2019年10月以來,采購韓城市優質農產品50余萬元,以實際行動為助力韓城市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表8 2019-2020學年服務“脫貧攻堅”培訓情況
序號 |
時間 |
培訓地點 |
培訓班名稱 |
培訓人數 |
1 |
2019年9月 |
韓城市司法局 |
服從監督管理順利回歸社會 |
145 |
2 |
2019年9月 |
韓城市司法局 |
行政處罰執法實務 |
279 |
3 |
2019年11月 |
韓城市司法局 |
人民調解員調解 業務培訓 |
240 |
4 |
2019年11日 |
韓城市司法局 |
社區矯正實務培訓 |
160 |

韓城市調解工作業務培訓班 韓城市社區矯正培訓班
(四)學警支援公安實戰工作
學警支援公安實戰機制常態化。按照省公安廳的統一安排,組織學警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完成春運暑運執勤、交通疏導、維穩安保等任務。學警支援公安實戰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廣大群眾生命和交通安全做出了貢獻,獲得了公安機關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典型案例8:2020年1月,我院法律事務專業2019級學生劉浩在渭南市交警支隊高新大隊實習期間,先后與科室人員到高新駕校、紅旗駕校對學員進行道路安全教育,發放宣傳手冊500余份,宣傳覆蓋群眾1000余人。1月20日,劉浩同學撰寫的《宣講進集會》一文被中央級媒體“法制日報-法制網”刊發,得到了實習單位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當疫情形勢嚴峻時,劉浩同學主動申請到疫情一線,為家鄉父老保駕護航。“今日頭條”新聞客戶端也報道了劉浩的事跡。

我院學警支援公安實戰工作
(五)科研與技術服務
學院聚集公安司法行業,加快科研服務轉型。2019-2020學年共立項廳局級及以上課題17項。其中包括省社科聯項目1項,西安市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5項,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及陜西省體育局課題共2項。完成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各1項。到賬專利許可費330萬元。組織教師赴公安司法一線進行調研,完成咨詢報告16篇。基礎部魏巍副教授完成的《完善高校思政隊伍建設創新體系 構建專業化建設新格局》被《陜西政協》2020年第4期收錄,其獲邀參加陜西省政協“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月度協商座談會并作專題發言。
表9 2019-2020學年立項的院外課題
序號 |
申報類別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時間 |
1 |
陜西省法學會課題 |
法治現代化視野下的校園社區 警務制度探索 |
劉文斌 |
2019.9 |
2 |
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 研究課題 |
需求導向下公安院校警察公安關系課程體系優化應用研究 |
彭文靜 |
2019.12 |
3 |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課題 |
趙堡太極拳拳架及推手技理與技法的研究 |
李全海 |
2019.11 |
4 |
西安市社科基金項目 |
秦嶺北麓(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聯動機制研究 |
劉文斌 |
2020.6 |
5 |
西安市社科基金項目 |
《呂氏鄉約》鄉村治理文化的現代價值及應用路徑研究 |
張榮靖 |
2020.6 |
6 |
省社科聯2020年度 陜西省法學課題研究 |
更高水平平安校園視閾下陜西高校風險防控機制研究 |
張雨 |
2020.6 |
7 |
四川社會治安與社會管理創新中心項目 |
公安機關涉疫網絡謠言治理研究 |
傅淑均 |
2020.7 |
8 |
四川警察執法研究中心 項目 |
公安機關處置涉疫網絡謠言對策研究 |
傅淑均 |
2020.8 |
9 |
四川警察思想政治 研究中心 |
公安院校“立德樹人”文化載體及其優化機制研究 |
王睿 |
2020.8 |
10 |
陜西省體育局常規課題 |
陜西高校競技體育發展建設體育強省內涵及實施措施研究路徑 |
張帥奇 |
2020.7 |
11 |
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
深層語音情感分析技術在偵查訊問中的應用研究 |
林麗 |
2020.6 |
12 |
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
陜西方言詞匯的差異與刑事案件偵查中的地域性言語識別 |
白瑜 |
2020.6 |
13 |
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
基于陜西省吸毒人群篩選治療毒物成癮的靶基因 |
李彥霖 |
2020.6 |
14 |
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
警務技戰術實戰化訓練研究 |
王華滿 |
2020.6 |
15 |
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
環境法治視域下環境警察執法模式研究 |
柴龍 |
2020.6 |
16 |
職教學會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課題 |
《民法原理與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 |
呂智霞 |
2020.7 |
17 |
職教學會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課題 |
《秘書理論與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 |
張紅玲 |
2020.7 |
七、面臨挑戰
(一)內涵建設與質量提升任務較重。目前,在高職教育提質培優的大背景下,學院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服務公安實戰等方面與行業的期望和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校局合作協同育人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化。目前,學院逐步建立了校局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學院與公安一線合作共享的平臺已經初步形成,但教師服務公安實戰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行業深度參與學院人才培養工作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表1:學生發展
序號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
1 |
畢業生人數 |
人 |
1535 |
其中:就業人數 |
人 |
1140 |
2 |
畢業生就業去向: |
— |
|
A類:留在當地就業人數 |
人 |
1030 |
B類:到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就業人數 |
人 |
1077 |
C類:到中小微企業等基層服務人數 |
人 |
312 |
D類:到500強企業就業人數 |
人 |
4 |
3 |
就業率 |
% |
74.27% |
4 |
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 |
% |
0 |
5 |
月收入 |
元 |
2850 |
6 |
自主創業比例 |
% |
0 |
7 |
雇主滿意度 |
% |
92.5 |
8 |
畢業三年職位晉升比例 |
% |
13.5 |
9 |
母校滿意度 |
% |
93 |
表2:辦學條件
序號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
1 |
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 |
元/生 |
7030.83 |
2 |
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 |
m2/生 |
14.38 |
3 |
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 |
個/生 |
0.61 |
4 |
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 |
元 |
11098.93 |
其中:年生均財政專項經費 |
元 |
564.23 |
5 |
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 |
萬元 |
0 |
6 |
年生均校外實訓基地實習時間 |
人時 |
540 |
7 |
生均企業實習經費補貼 |
元 |
0 |
其中:生均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0 |
8 |
生均企業實習責任保險補貼 |
元 |
28.16 |
其中:生均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0 |
9 |
主要辦學經費來源(單選): 省級(√) 地市級() 行業或企業() 其他() |
表3:教育教學
序號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
1 |
教職員工額定編制數 |
人 |
409 |
在崗教職員工總數 |
人 |
359 |
其中:專任教師總數 |
人 |
253 |
2 |
生師比 |
— |
19.26 |
3 |
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 |
% |
42.29 |
4 |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比例 |
% |
39.13 |
5 |
企業兼職教師年課時總量 |
課時 |
1126 |
年支付企業兼職教師課酬 |
元 |
70250.00 |
其中: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0 |
6 |
教學計劃內課程總數 |
門 |
222 |
其中:線上開設課程數 |
門 |
217 |
線上課程課均學生數 |
人 |
598 |
7 |
教學滿意度 |
(1)思想政治課 |
調研課次 |
課次 |
一年級 |
二年級 |
滿意度 |
% |
94.63 |
94.68 |
(2)公共基礎課(不含思想政治課) |
調研課次 |
課次 |
|
|
滿意度 |
% |
94.64 |
94.42 |
(3)專業課教學 |
調研課次 |
課次 |
|
|
滿意度 |
% |
94.65 |
94.48 |
表4:科研與社會服務
序號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
備注 |
|
1 |
技術服務到款額 |
萬元 |
335.00 |
|
|
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 |
萬元 |
0 |
提供產生經濟效益的企業出具的證明,并蓋財務章。 |
|
2 |
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 |
萬元 |
12.00 |
|
|
3 |
技術交易到款額 |
萬元 |
0 |
|
|
4 |
非學歷培訓服務 |
人日 |
76500 |
|
|
其中 |
技術技能培訓服務 |
人日 |
0 |
|
|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服務 |
人日 |
0 |
|
|
退役軍人培訓服務 |
人日 |
0 |
|
|
基層社會服務人員培訓服務 |
人日 |
0 |
|
|
非學歷培訓到款額 |
萬元 |
550.41 |
|
|
表5:國際交流
序號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
備注 |
1 |
國(境)外人員培訓量 |
人日 |
0 |
—— |
2 |
專任教師赴國(境)外指導和開展培訓時間 |
人日 |
0 |
|
3 |
開發并被國(境)外采用的專業教學標準數 |
個 |
0 |
填報格式:開發××標準被××、××采用(該標準須被2個及以上國家或地區同行所采用);須逐一列出,否則數據無效。 |
開發并被國(境)外采用的課程標準數 |
個 |
0 |
4 |
國(境)外技能大賽獲獎數量 |
項 |
0 |
填報格式:××(姓名)在××(大賽名),獲××獎;須逐一列出,否則數據無效。 |
5 |
國(境)外辦學點數量 |
個 |
0(該欄填寫2020年新設立的辦學點數) |
填報格式:××年,在××(國家或地區全稱),設立××(辦學點全稱);須逐一列出,否則數據無效。 |